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新闻 > 今日关注 > 正文

京津冀区域重污染频发根本原因公布 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

2020-09-11 16:54: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2900多名科研人员历时3年集中攻关,弄清了大气重污染成因和来源。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11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指出,总体来说,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内的污染物排放超出环境容量,是重污染频发的根本原因。

2017年4月,在国务院第170次常务会议上,确定设立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3年来,295家科研单位、包括20位院士在内的2903名科技工作者集智攻关,探索形成一批关键技术突破,产出了大量直接支撑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研究成果。

赵英民说,攻关项目从污染物排放、化学转化、气象条件、污染传输等4个方面,全面阐明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的成因。

一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物排放量超出环境容量的50%以上,部分城市超出80%-150%,是重污染频发的根本原因。

赵英民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高度聚集重化工产业,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方式、以公路运输为主的货运方式,导致了区域内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单位国土面积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另外,秋冬季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由于取暖的原因,比平时额外增加大约30%的排放量。

2018-2019年秋冬季的PM2.5(细颗粒物)来源解析表明,工业和民用散煤、柴油车对区域PM2.5的贡献分别为36%、17%和16%,是重污染的主要来源。在工业源中,钢铁焦化行业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水泥行业。

二是大气中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浓度高,导致大气氧化性总体处于高位,是重污染期间PM2.5二次组分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

三是不利的气象条件导致区域环境容量大幅降低,是重污染天气形成的必要条件。

四是重污染期间区域传输对各城市PM2.5的贡献率约可达35%-50%。对北京PM2.5平均贡献率45%左右,个别过程可达70%,污染物主要沿西南、东南和偏东3条通道向北京传输。

“治理污染更多的还是针对人为排放”,赵英民说,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即便遇到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也不会再发生重污染天气。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重点开展臭氧复合污染控制科技攻关,支撑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进一步提升大气污染治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记者 阮煜琳)

上一篇:自网上预约开始以来 香港普及社区检测计划已有逾119万人登记
下一篇:海关试点启用原产地证书智能审单 提升签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