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新闻 > 热点追踪 > 正文

互动助推公益维护 建立网格化+公益诉讼信息共享机制工作制度

2020-09-09 10:13:57    来源:区检察院    

法治建设,关键在基层,在闵行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和夯实基层法治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法治思维的蔓延,法治方式的运用,正在点亮闵行这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闵晓法开设【法治之基】专栏,为您系列展示基层的实践与探索,为法治建设鼓与呼。

2018年以来,闵行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区检察院)与闵行区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区网格化中心)不断深化协作,探索建立了全市首例网格化+公益诉讼信息共享机制,通过搭建网格化+公益诉讼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网格化公益保护观察员制度,区检察院借力网格部门,共获取公益诉讼案件线索500余件,立案40余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0余件,均获行政机关回函整改,取得了良好的办案效果。

基本做法

积极沟通,专项调研,确立协作基础。2018年5月,区检察院分管领导前往区网格化中心开展调研,在依法保护公益、回应群众诉求、推动政府依法行政方面,区网格化中心与检察机关具有目标的一致性,两家单位存在深入协作基础。

共建平台,共享信息,拓展案源渠道。2018年7月,区检察院与区网格化中心签订《关于网格化+公益诉讼信息共享机制的实施办法》,共建网格化+公益诉讼信息共享平台。

整合资源,协同发力,提升监督效果。2018年12月,两家单位再度深化合作,签订《关于在公益诉讼工作中建立网格化公益保护观察员制度的实施办法》,由区网格化中心从全区14个街镇选派16名熟悉基层网格工作的督查员作为网格化公益保护观察员。

主要成效

公益线索来源稳定、领域多元。一年间,通过该平台获取公益诉讼线索信息350余件,较上一年度增长近10倍,且线索涉及领域进一步拓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无米下锅”的难题。

公益监督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借助平台线索发现力量,区检察院两年间立案40余件,通过直接沟通督促整改与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相结合的方式,同推动9条河流的整治,1处非法行医点的查处、7处垃圾倾倒点的清理,1条断头路的协同综合治理,协助检察机关开展线索排摸、现场走访、调查取证等工作50余次。

公益维护落到实处、成效稳固。区检察院在开展“回头看”工作中,多次邀请网格化公益保护观察员实地走访,工作效果和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上一篇:深汕合作区启动69个项目开工建设 推动提升新城整体品质
下一篇:一流的数据中心基础搭建 进一步提升数据中心聚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