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新闻 > 热点追踪 > 正文

新型城镇化急需户籍制度改革 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

2020-12-17 13:50:36    来源:南京日报    

我们总是在讲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现实是,中国的农户规模只相当于美国的0.4%,与同为小农户的印度和日本相比,我们也仅相当于他们一半的水平。只有让农业劳动力比较彻底地转移出去,才能真正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才有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

越是完全彻底的城镇化,即以农民工落户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越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产业兴旺的目标,同时避免出现农业衰落和农村凋敝的现象。否则的话,“四化同步”就不太可能实现。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民工的市民化。

为了解决城镇化不彻底和户籍制度改革推动不力的问题,中央提出“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要求,地方政府采取的办法是就地变更户籍身份。把“县”变成“市”、把“乡”变成“镇”变成“区”、把“村委会”变成“居委会”,人们的户籍身份就变了。

调查显示,“就地变更户籍身份”既解决不了农民工落户问题,且潜力已逐渐用尽,应该把户籍制度改革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推手,提高非农劳动参与率、促进资源重新配置、扩大居民消费,从而提高潜在增长率。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蔡昉

上一篇:中国2020年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 还将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下一篇:四川拟立法调整老人“照料假” 积极应对日益加快的老龄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