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新闻 > 社会与法 > 正文

揭秘“云养猫”式骗局 严格落实属地管理政策坚决依法打击

2020-10-20 13:46:42    来源:荔枝新闻    

网上养猫就能赚钱,而且还是 10% 的利息?在这样的诱惑下,有 6000 多人跳入陷阱,不仅没有见到高额回报,连投入的本钱也被卷走。近日,一款名叫“喵喵”的 APP 爆雷,涉及金额已经有几亿元。

在互联网时代,“云养猫”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比如网上就有一些虚拟养猫游戏,解决那些现实中无法养猫人士的需求。但这次牵涉的“云养猫”APP,绝不是什么游戏,而是彻头彻尾的诈骗工具。

从报道来看,该APP的玩法倒也不复杂,用户先预约购买一只虚拟猫咪,通过几天饲养让其身价增长,最后卖出,收获本金并赚取利息。不难看出,它有很强的“投资”色彩,绝大多数用户投入,未必是为了体验“云养猫”的乐趣,说到底还是冲着高达10%的利息去的。

然而,收获利息的前提是,自己饲养的猫咪,能够被其他人购买。于是就需要拉人头,不断地发展下线。所以说到底,它只是套上了“云养猫”的马甲,本质上就是网络传销和庞氏骗局的变种。

理论上讲,这样的金融模型,确实能够产生投资收益——只要永远有下一茬接盘者。问题在于,和所有的庞氏骗局一样,它总有个爆雷的边界,最后进场或者未能及时卖出猫咪的用户,就成了最终的“韭菜”。

那么该追问的是,这样的平台,为何能够安稳存在、广泛收割?

事实上,类似的诈骗模型,可以说相当常见了。比如媒体报道就提到,同时跑路的还有“米奇乐园”、“互娱”等APP平台,此外像“年年有鱼”等之前已经爆雷。这些平台都是给庞氏骗局套上各式各样的马甲,以低投资、高回报率为噱头来吸引用户。

而花样翻新的金融骗局,也是一个重要提醒。过去,我们常以为对网络更生疏的老年人容易被骗,但其实互联网上的骗局防不胜防,在高回报诱惑以及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年轻人同样容易沦为“韭菜”。

对此,加强防范意识自然是必要的。比如对于投资,金融行业内有“显著失衡”的说法,年化收益率超过6%就得倍加小心。在这次的受害群体中,一些用户明知是骗局,也想进场赚一笔,如此贪图利益的心态,更应该戒除。

当然,作为牵涉如此广的案件,光提醒用户警惕,显然远远不够。因为和传销一样,类似的骗局往往是通过熟人发展下线,不断壮大,一些用户出于对朋友的信任,可能就投钱了。鉴于此,必须加大针对性的执法打击力度。

要强调的是,类似的互联网平台,虽然是在全国搜寻目标用户,但它的公司和业务,必然都有具体的办公地点。像“互娱”APP被举报爆雷后,就被郑州当地的公安部门受理。对打着各种旗号在全国圈钱的金融诈骗APP,就应该严格落实属地管理政策,坚决依法打击。

另外,这些金融诈骗APP,往往是通过应用商店,甚至是私下的社交渠道来获客。因此,应用商店和社交平台同样应该肩负主体责任,对有金融风险的APP及时识别,并采取严格的屏蔽措施,切断其拉新获客的链路。

不管怎么说,类似的金融骗局,往往牵涉利益广大,不能等到最后爆雷、受害面扩大到一定程度才介入。职能部门的属地监管执法,平台的主动治理,都应该确保随时“在线”。 作者熊志

上一篇:山西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 扭转安全生产被动局面
下一篇:加强冷藏冷冻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和管理 各地迅速摸排底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