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佛山南海警方接到一位母亲报警称,7岁女儿在商场偷了东西。一开始无论女孩妈妈和店员怎么问,小女孩就是不肯承认。妈妈于是想到了报警,给女儿一个教训。在民警劝说教育下,小女孩终于承认,看到小玩具很漂亮,但也知道自己家里条件不好,不好意思向妈妈开口要钱,一时没忍住就偷拿了几个。事后,女孩妈妈按商品原价进行了赔偿。
作为一个小学老师,班里会偷东西的孩子年年都有。
一般来说,发现班里孩子偷钱,我会先询问ta拿钱做什么了。农村里的孩子大都拿个1块2块,买个糖,辣条什么的。
然后,当然是告诉家长,干嘛呢?管好财物,满足要求。
因为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钱财一定要看好,锁好。不仅是平日,尤其是新年。不然,他会越偷越多。在年纪小的孩子的观念里,钱没有价值,他获得的东西才有价值。
而会出现偷钱这样的情况,日常家里或多或少都会缺点零食,少些玩具什么的。所以,家长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给予满足。比如干家务,认真做作业换些糖果,小玩具,一点也不为过。
最后,不要把这样的事告诉任何人。保存一些孩子的自尊心,并和ta约定好再也不这样做了。
一般来说孩子都可以改正。特别是钱财看紧收好,孩子基本就没什么犯错机会了。
然而,有些孩子就是习惯偷钱,偷大钱。几百几千的拿。他自己花不完还分给同学花,用钱来获得别人的赞同。
我班里就有这么个孩子。他的家长是这样干的,固定给他一点小钱,让他放学后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以前,我很不理解,并且质问过他。毕竟对于小学生来说,买零食的习惯不好,最容易学坏。他的父亲是这样回答我的:老师,如果我不给他钱,他就会去偷别人的了。(事实)
好吧,有时,我也无能为力。
然而对待这样的孩子更加不能破罐子破摔。他爸爸除了给他钱,他的妈妈每天都要在校门口等他,不给他买东西的机会,控制他的购买欲。然后每天送他去练习跆拳道,分散他的注意力。父亲争取多和老师沟通,老师抓住一切机会给予他表扬,赞赏。
结果,他真的变了。3年时间,基本改掉了偷钱的毛病,还把不及格的数学提升到了85—90分。(偷钱毛病是幼儿园开始的)
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可大可小。可做得也非常多。
教育孩子,往往还伴随着宽容和机会。
偷拿玩具这么妈妈没有做到宽容,首先你伤害了孩子的自尊,那是超市一个公共场合,如果换做是你、你的自尊会不会受到伤害,别说孩子7岁什么都不懂,不懂知道拿玩具,不懂知道认错,孩子的自尊就不是自尊吗?
你想要啥,只要买得起的,我给你买,买不起的,想办法挣钱买,但是,你不能去偷!
这句话我记到现在!我爸妈就是普通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