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社会科学杂志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与法 > 正文

婚后购房父母出资咋认定?法官:对夫妻双方的赠与

2018-05-04 11:34:35    来源:北京晨报    

刘女士与王先生婚后共同购买了一套房屋,房屋首付款160万元由男方父母支付,后续贷款由男方偿还,房屋则登记在了二人名下。后刘女士起诉要求离婚,分割该房屋。王先生虽同意离婚,但不同意分割房屋。日前,海淀法院审结了此案,法院判决该房屋归王先生所有,由王先生给付刘女士房屋折价款185万元。

原告刘女士在法庭上表示,该房屋登记在她与王先生名下,且房屋贷款一直由两人共同偿还,王先生父母出资应视为对双方的赠与,故要求依法分割该房屋。而被告王先生不同意该说法,他认为房屋是父母出资专门为他购买的。“我和父母签了一份赠与协议,这份协议写明,他们出的房款只赠与我一人所有,且贷款也是我一人还,我不同意分割房屋。”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该房屋系双方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且登记在双方名下,故该房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对于首付款160万元,法院认为,王先生虽主张系其父母赠与其个人,且以协议书为据,但该协议书是其父母与王先生单独签署,王先生未提交证据证明该协议约定之事实有第三方知晓,故该证据对第三方不发生效力。另外,该协议书签订于房屋登记之前,事后该房屋登记在王先生和刘女士两人名下,视为变更了上述约定,故法院对王先生主张该首付款为其父母赠与其个人之主张不予采信,该房屋应当作为夫妻共同财产依法分割。

最后,法院判决该房屋归王先生所有,由王先生给付刘女士房屋折价款185万元。

■法官释法

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二》规定,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根据该条法律规定可知,条文中的“应当认定”是在父母实际出资时,其具体意思表示不明的情况下,从社会常理出发,推定为赠与。若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其与出资人之间形成的是借贷关系的,则不能适用该条规定,该部分出资应认定为借款,将按照夫妻共同债务或个人债务处理。当然,该证据应当是在当事人离婚诉讼前形成的。

本案中,王先生提交的其父母与其签署的赠与协议书,内容虽写明系其父母的出资,且赠与王先生一人,但该协议内容未经刘女士确认并同意,且双方争议之房屋登记在王先生和刘女士名下,故本案综合上述事实认定王先生与其父母单方签署的赠与协议不能对抗第三人刘女士,不能视为“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情形,故王先生父母出资的部分,应认定为王先生和刘女士夫妻共同所有。

编辑:小燕子

相关热词搜索:法官 双方 父母

上一篇:河北邢台打掉“拉面帮”团伙 公安部要求各地学习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