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社会科学杂志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探索 > 正文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博士生吴桐作南极科考报告

2018-04-13 16:44:23    来源:互联网    

4月9日晚,北京大学第八届天地人文化节天地人论坛暨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报告会在第二教学楼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14级博士生吴桐进行了题为“中国南极科考与中山站越冬生活”的主题报告。本次活动由地空学院团委主办。活动吸引了校内外近百名师生到场聆听。

吴桐介绍“雪龙”号破冰船

吴桐是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空间物理学专业2014级博士研究生,其博士研究方向与中国在南极开展的高空大气物理常规观测工作密切相关,导师为傅绥燕教授。他于2016年报名参加了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中山站越冬队,成为越冬队员中仅有的三名在校学生,具体负责中山站高空大气物理常规观测。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包括度夏队和越冬队两组队员,全队于2016年11月2日从上海码头出发,历时近一个月抵达中国南极中山站。越冬队经过一年的南极科考,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于2018年1月4日乘坐雪龙号破冰船离开中山站;经过约50天的环南极航行和中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建站工作后,于2018年2月23日回国。

本次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的概述。吴桐介绍了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每次南极考察的行程安排。他提到中国的南极考察主要围绕“一船四站”展开,分别是“雪龙”号破冰船和先后在南极建立的长城、中山、昆仑和泰山四个考察站。吴桐对自己所在的中山站作了详细介绍,为大家展示了中山站的实景图片及其附近的外国科考站。第二部分是中山站越冬队与越冬生活的介绍。本次越冬队共有19人,通过一张张照片,吴桐从衣食住行的角度展示了南极越冬地的真实场景。在科考队员们爽朗笑容的背后,是他们坚定执着的付出和奉献。极地恶劣的环境对于队员的生理和心理都是巨大的挑战,很多老队员形容在南极的越冬生活是“魔鬼般的体验”。第三部分中,吴桐为大家介绍了在中山站进行的科学活动,给大家展示了在中山站的科研栋及其周围布设的多种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的观测仪器,分享了科研人员们的日常工作。在最后一个部分,吴桐给大家展示了南极风光和科考业余生活,引得现场观众啧啧赞叹。

报告会工作人员合影

主题报告后的问答环节更是精彩纷呈。就大家关心的南极冰盖问题,吴桐从大陆冰盖的形成,到对于冰盖的钻探和取样研究,进行了详细解答。关于同学提出的南极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吴桐表示南极科考产生的生活垃圾会根据不同属性采用焚烧、微生物降解和带离等方式进行分类处理。针对同学提到的饮食和心理调节问题,吴桐表示营养师和心理疏导师都是在远程提供服务,现场更多依靠队员们自己。对于其他问题,吴桐也都一一释疑,现场互动十分热烈。

编辑:郑容

相关热词搜索:南极 科学学院 博士生

上一篇:科学家在脊椎动物中发现大量未知病毒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