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姚绍毅
消费是最终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
(相关资料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达 摄
作为今年青岛开年的第一场大型车展,2023春季国际车展3月3日火爆开场。
从车展本身看,本次参展品牌阵容非常强大, 80余个品牌的600余款主流车型亮相,为此,车展正式启用了青岛国际会展中心的1号、2号、4号展馆,展出面积近4万平方米,为消费者打造一场久违的赏车购车盛宴,全力为岛城车市的2023年开一个好头。
同时,官方提振汽车消费的举措再一次打出组合拳。3月3日10:00,年度汽车消费券活动第一轮资格券发放,秒抢一空!根据青岛市“亿惠青岛 驾享生活”汽车消费券活动安排,1月17日至6月30日将延续实施汽车消费券拉动汽车消费、商品消费发展势头,上半年,全市将分阶段新发放3000万元汽车消费券,支持消费者在青岛市内纳统企业购买乘用车。
消费,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生活,对经济增长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供给保障与改善民生。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个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从市场供给、消费提档升级、消费网络、消费生态体系、消费能力、消费环境6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意见。
从地方实践看,消费券已成为各地常用的消费刺激举措。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借力消费券的东风,紧紧围绕人们的衣食住行、吃喝娱乐,更好地满足人们多元化消费需求。
此次,青岛市商务局在2023春季国际车展发布汽车消费全年计划,全市定于2023年3月至12月,启动实施2023年“亿惠青岛 驾享生活”汽车消费活动,以节聚势、以节兴市,推动汽车消费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消费热潮。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达 摄
当扩大内需被放到首要位置时,拉动和增加居民消费信心,其意义也不仅在于提升获得感、幸福感,更在于搭建起稳固的消费支点,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支撑。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包括浙江、陕西、江西、四川、天津、深圳等数十个省市、地区先后发放了几百万元到上亿元不等的消费券,使用范围既包括米面粮油等日常消费,也包括家电、汽车、酒店、旅游等领域,覆盖线上线下各类消费场景,有效拉动了居民消费加速回升。
专家指出,在研究当中发现,1元钱的政府补贴能够拉动3.5(元)至5.8(元)消费者计划外的新增消费,新增消费主要就是集中在像汽车、餐饮、食品、零售这些板块。对于这些受到疫情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在复商复市的关键节点上发放消费券,有利于激活市场需求,更有利于形成全社会促消费氛围,进一步去放大政府消费券的杠杆效应。
2022年青岛全市生产总值为14920.75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91.8亿元;而在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975.4亿元,同比增长14.8%,两年平均增长7.9%。两年来,消费市场承压运行,消费生机勃勃,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
也正是如此,今年二月2月4日下午,由商务部、山东省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迎春消费季——2023“老字号嘉年华”暨“惠享山东消费年”启动仪式上放在青岛的台东启动,把青岛作为全国迎春消费季的起点。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达 摄
很多人有切身体会,从今年春节开始,青岛的消费市场开始“报复性”增长。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得力于一系列政策的强力撬动。
从春节期间青岛推出“文旅12条”8000万元撬动消费增百亿,600万元文旅惠民消费券贺新春促消费,到今天官方再次在山东春季国际车展启动实施2023年“亿惠青岛 驾享生活”汽车消费活动,可以预见,有了这些政策的鼓励和拉动,市民消费信心必将进一步加速恢复。青岛消费继续领跑全国,这也是青岛消费体量和潜力的现实体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中,在扩内需稳增长上持续用力排在首位。
2023年被商务部定位为“消费提振年”。
作为山东“强龙头”,千万人口、万亿体量的“经济大市”,青岛要如何展现“消费担当”?“2023春季国际车展”已拉开政企联动、共促消费的序幕,助力全市一季度消费“开门红”,这是一个号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