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热的三伏天里,南明区各公共文化场馆化身“天然空调房”,不仅为群众提供清凉舒适的环境,更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与服务,让“文化纳凉”成为夏日里兼具温度与深度的避暑良方,实现消暑与充电的双向满足。
步入南明区图书馆,凉意扑面而来。借阅中心、图书阅览室、自习室座无虚席,不少学生和市民在这里静心看书、伏案刷题,在书香与清凉中高效学习阅读。
“和同学一起过来学习、刷题,这里凉快又安静,大家都在专注看书,这种氛围能让人静下心来。”今年初中毕业的学生谢永浦所住的小区离区图书馆很近,暑期到来以后,他几乎天天过来,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
为了方便市民游客阅读和“文化式”纳凉,6月1日以来,南明区图书馆所有阅览空间和自习空间全部持续开放,并免费提供饮用水和WiFi,全馆10万余册好书供读者免费借阅,日均接待读者近千人。
此外,图书馆还开展了“南图文艺苑│琴合十方”古琴赏析、南明避暑季——“荷家欢暑期游学等公益文化活动20场,惠及群众千余人,让读者们除了可以安安静静享受阅读,还能在缤纷的主题活动中解锁新知识。
书店也成为众多市民消暑、“充电”的首选地。凉爽的空调、满架的图书、安静阅读的人群,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夏日城市风景。
在南明区乐转城市书房、西西弗书店、智慧书房等地,随处可见专注选书或沉浸阅读的身影。书架旁、阅读区坐满了沉浸书海的读者,或认真翻阅书籍、或在笔记本上仔细记录,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带着孩子在万象城西西弗书店看书的河北游客宋先生说:“很喜欢这种闹中取静的感觉,点上一杯咖啡,选一本喜欢的书,孩子可以看他喜欢的绘本,很不错。”
室外烈日炎炎、热辣滚烫,室内清凉舒适、文化氤氲。暑假期间,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研学团队将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作为出行目的地,近距离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在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大美不言主题展厅,苗绣、银饰、侗族大歌等非遗项目通过实物、影像与数字化互动结合的方式生动呈现,吸引众多游客驻足。市民谭女士表示:“在这里还能近距离观察苗族百鸟衣的精美纹样,感觉课本上的知识都‘活’起来了。”
除了常驻的展览外,博物馆还推出了“镂月裁云 剪续华章——贵州非遗剪纸艺术”作品展、“万木同春 向阳而生——艺笔共绘同心圆”艺术作品展、“民族瑰宝——民族文化宫馆藏文物”精品展等展览,并开展了中药香包制作、竹编制作、竹扇制作等文化传承体验活动,丰富市民游客的体验感,让大家享受了一场充满智慧与清凉的文化之旅。
从图书馆的书香氤氲到书店的静谧沉浸再到博物馆的眼悦心悟,南明区的“文化纳凉”菜单越发丰富多样。多元的文化场馆、丰富的文化活动,成为了消暑纳凉的‘降温剂’,也成为滋养市民游客精神的‘营养液’,让大家在南明的夏天,既能感受清凉,更能收获丰盈,让整个城市在炎炎夏日里涌动着文化的活力与温情。
来源:南明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