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周璐 通讯员陈志伟 宁冠宇 青岛报道
“我参加了半天的志愿服务活动,在‘上善莱西’小程序打卡签到后,当时就给我增加了4个小时的时长,并直接转化成道德积分2分。”“我这个月参加无偿献血,村里给我也加了5分。”
(相关资料图)
近日,在莱西市莱西夏格庄镇双山村,村民们围在第三季度道德积分公示栏前,热火朝天地展开讨论。
村民们为什么这么重视道德积分?“这得益于莱西市推出的道德积分评价体系。”莱西市夏格庄镇双山村党总支书记张洪洲告诉记者,全体村民按照个人申报、群众反馈、组织摸排、部门核查等程序,采取月评分、季评星、年评模方式,每月收集积分线索,做得好的,给予加分;做得差的,则反向扣分,每个季度还要对评议打分情况进行公示。
村庄保洁费用每年降一半
莱西市夏格庄镇双山村在几次人居环境测评中都以高分通过,这让张洪洲很是开心。“现在每次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村里都有大批志愿者涌现出来,义务劳动打扫街巷、帮扶困难群体清理。”张洪洲介绍,村里设立道德基金,村民通过志愿服务获得道德积分,可以兑换实用物品,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热情大大提升。
“以往村子每年需花费约6万元雇佣保洁工作,现在通过道德积分福利发放的方式,仅需支出费用3万元,不但实现降费50%以上,还通过道德力量凝聚起群众参与村庄公共事务。”张洪洲感慨道,相较于雇人打扫卫生,村民自愿清扫,村集体省钱了,村民卫生习惯养成了,村庄环境更美了,真正用“小积分”解决了“大问题”。
“五老话心室”变得静悄悄
发生改变的不只是村容村貌,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在莱西夏格庄镇双山村,为化解村民矛盾,当地成立“五老话心室”,将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德高望重的老人集聚一起,村民出现矛盾时,村两委便把“五老”和当事人聚到一起,进行调解。
“现在村民的精神面貌与早些年相比大不一样了。”双山村老党员张代春是村里的“五老”成员之一,他对村里的变化很是感慨,“道德积分制度实施以后,村子里赌博、搞迷信等恶习消失了,村里矛盾纠纷少了,打架闹事的少了,风气变好了,家家户户都争相评先进。现在,‘五老话心室’也基本是没啥事干了,我们‘五老’现在主要是帮着村里搞道德积分制度宣传。”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莱西市坚持以德育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2020年以来,莱西市出台《莱西市加强乡村德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着力构建组织协调、教育阵地、评价引领、实践养成等德治体系,以“道德积分”为抓手,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倡树乡村文明新风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据介绍,莱西市把软性的爱党爱国爱村等抽象的道德规范具体化为“星级卫生户”等75项赋分指标,使人居环境、美丽庭院、商户门前三包等各项需要群众和市场主体参与的工作,以专项赋分形式纳入自然人道德积分和法人信用积分体系,在上善莱西和信用莱西平台凝聚各个部门形成“德治联盟”。通过群众申报和部门批量导入的形式,使思想变行动、行动变积分、积分变面子和里子,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发动群众的组织力。
目前,莱西市已有657个自然村利用积分促进人居环境整治,解决了“干部干、群众看、还捣乱”的局面,群众自觉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