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热点 > 热点追踪 > 正文

人口增量第一城易主背后:中西部,正在疯狂吸纳人口-今日报

2023-04-10 15:34:46    来源:国民经略    

文|凯风

人口流向,正在发生变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01

在刚过去的一年,全国人口形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局。

第一个变局是,全国人口增长最猛的地方,不是广深也不是沪杭,而是连续两年都出现了中西部。

2021年和2022年,人口增长冠军分别花落武汉和长沙。

要知道,2010年-2020年,历年的人口增长冠军,几乎都在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间产生,“孔雀东南飞”的特色十分鲜明。

如今,风水轮流转,人口开始涌向中西部了。

长沙,首次夺得人口增长冠军之位,且GDP增速位列万亿城市之首。

2022年,长沙常住人口达1042万人,增加18.13万人;GDP为1.39万亿,增速达4.5%,位列万亿城市之首。

这个向来以“让炒房有去无回”而著称的中部省会,低房价的“洼地效应”日益凸显。

2023年初,长沙房价仅为1万元左右,在全国排在60名之外,不及东部地区一些普通县市。

而在2021年一年狂增百万人口的武汉,再次实现了双重突破。

一个突破是,超过天津,首次晋级全国人口第7城。数据显示,2022年武汉常住人口达1373.9万人,以10万左右的领先优势赶超天津。

另一个突破是,武汉已经正式晋级,成为全国第8个城区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在此之前,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成都、天津已经晋级为超大城市。

同时,作为2000万人口俱乐部成员的成都,与北京的差距越来越小,未来几年不乏挑战人口第三城的可能性。

数据显示,2022年,成都常住人口为2119.2万人,与北京的2188.6万人相比,差距进一步收缩到57.5万人。

而在五六年前,两地的人口差距还有300万之巨。但这几年,由于疏解非首都功能和减量发展的需要,北京主动控制人口,常住人口连续6年下降。

一增一减之下,成都正在不断逼近北京。

02

第二个变局是,虽然人口大盘见顶,多数省份出现负增长,但省会城市仍在增长。

从已公布相关数据的城市来看,人口增量居前的城市,几乎都是省会,多数都是名副其实的强省会。

可以看到,湖南、山东、河南等省份常住人口集体负增长,但作为省会的长沙、济南、郑州依旧保持正增长。

长沙最为典型。作为人口增长冠军,长沙大增18.19万人,但其所在的湖南省人口却下降18万人。

就连多年陷入集体负增长困局的东北,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有力竞争者的沈阳,常住人口也实现了连年正增长。

2022年,沈阳常住人口达914.7万人,同比增长2.9万人,而其所在的辽宁省,常住人口减少32.4万人。

众所周知,人口增长,一方面看自然人口增长情况,即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另一方面看机械增长情况,即人口流入或外流的情形。

沈阳人口增长,显然得益于外来人口流入,尤其是东北三省。

毕竟,沈阳人口出生率仅为5.04‰,而死亡率高达9.89‰,自然人口大幅负增长。

全省人口下降而省会保持正增长,说明了什么?

显然,人口向省会集中的趋势没有改变,省会作为全省人口蓄水池的功能日益凸显,在防止人口流失、吸引人口回流方面,发挥了关键托底作用。

虽然强省会模式遭受挑战,省域副中心横空出世,但强省会的影响力一时难以逆转。

当然,这些强省会的人口增长,一部分来自沿海地区的人口回流,一部分来自对省内其他地市的虹吸,基本都还集中在省内的一亩三分地

但万事都要迈出第一步,先守住基本盘,再想着如何争抢高学历人才。

03

第三个变局,在东北之外,东部地区多个经济大省、人口强市出现人口负增长。

这背后,或许不乏人口回流中西部所致,但更多还是疫情这一超预期因素的扰动所致,只是短期现象。

作为全国外来人口最多的地区,去年,广东省外流动人口一度减少69.2万人,由此带动全省人口罕见出现负增长。

广东统计局官网发布的文章表示:这是在疫情散发多发的因素影响下,省外流动人口暂时回流返乡的阶段性现象……预期2023年广东常住人口将逐步恢复稳定增长。

既然是阶段性现象,那么随着疫情消退,全面拼经济成为主流,“孔雀东南飞”将再次席卷全国

的确,百度实时迁徙地图显示,广东连续2个月霸榜全国人口热门流入地首位,广州蝉联人口迁入地第一。

地铁客流提供了更进一步的佐证。

近期,广州地铁最高单日客流量迅速迈上1000万人次大关,深圳地铁突破800万人次,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如果以更为客观的客流强度,即每公里地铁平均每天运输的客流来衡量,广深人流量之大,冠绝全国。

根据交通部提供的最新数据,广州、深圳月平均客流强度分别高达1.43、1.37万人次/公里/天,力压京沪,超过了许多二线省会城市的2倍以上。

显然,从广东到广州、深圳,2023年人口实现大幅反弹,重夺增长之王,可谓毫无悬念。

04

人口,为何纷纷涌向中西部?

抛开疫情带动的人口阶段性返乡现象,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回流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背后的深层次推动力是什么?

其一,产业西移。人随产业走,千亿级乃至万亿级产业的崛起,自然带动产业工人的回流。

近年来,随着全球产业大转移的趋势演变,以及国内国际大循环战略的提出,再加上创新驱动的日益凸显,中西部一些强省会正在脱颖而出,成为新的制造业中心。

根据赛迪发布的2022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市榜单,成都、武汉、合肥、西安、郑州等城市跻身TOP20。

而在工信部发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榜单中,也不乏成都、长沙、武汉、西安乃至株洲、德阳等普通地市的身影。

其二,强省会崛起,让中西部有了与东部经济强市一争高下的机会,也为产业、人口流入提供了支撑。

正如《中国城市大趋势》一书中所讲的,一个省份,如果连一个显眼的大城市都没有,恐怕都参与区域竞争的机会都没有,遑论在重大国家战略中获得一席之地?

一个共识是,弱省需要强省会,强省更适合多中心,而省会过度膨胀的地方,多中心则是必然的选择。

其三,陆权复兴,中西部未来后来居上的重要逻辑所在。

在《中国城市大趋势》一书中,我们曾预测未来的8大城市趋势,其中之一即“内陆复兴”。

内陆复兴,一是得益于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航空物流枢纽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中西部地区得以摆脱区位劣势,内陆地区得以蜕变成开放前沿。

二是随着国际经贸关系变迁,外贸开始遭遇挑战,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口众多,且拥有超大规模市场的内陆地区,成了这一战略的重要受益者。

三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完善,最大可能抹平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

可以说,面向未来,叠加了产业转移、人口回流、内需驱动、内陆开放、国家综合交通体系完善多重利好,中西部人口有望持续回流,重回高光时刻。

关键词:

上一篇:环球最资讯丨解放军突破“第三岛链”,法国能发挥多大作用取决于中法的合作水平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