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新闻 > 社会万象 > 正文

天天亮点!青岛疾控最新提醒:不吃、不采、不买!

2022-07-17 18:26:29    来源:青岛新闻网    

7月15日,青岛疾控微信公众号提醒市民朋友们注意,野生蘑菇不吃、不采、不买,谨防中毒!


(资料图)

据报道,一位市民和家人上山时,看到树林里有许多长势不错的蘑菇,就采摘了一些回家“尝鲜” 。为了“试毒”,这位市民把自己的银戒指放在蘑菇里面一起煮,发现戒指没有变黑,于是就认为蘑菇可以食用。一家四口吃完后,全部中毒,被紧急送往医院就诊。经专家鉴定,他们误食的野生蘑菇是鹅膏菌,因含有毒肽、毒伞肽等毒素,致死率极高。

在野生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青岛疾控提醒广大市民,仅凭肉眼观察,或银针、大蒜试毒等方式,并不能辨别野生蘑菇的毒性,很多毒蘑菇在外形上与可食用蘑菇非常相似,也可以生虫招蛆。要避免毒蘑菇中毒,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不吃、不采、不买。

重点内容说三遍:

野生蘑菇不吃、不采、不买,

谨防中毒!

野生蘑菇不吃、不采、不买,

谨防中毒!!

野生蘑菇不吃、不采、不买,

谨防中毒!!!

这是我市引起蘑菇中毒的主要毒蘑菇之一:灰花纹鹅膏菌。

毒蘑菇中毒,是我国食源性疾病死亡率最高的,占死亡总人数的60%以上。毒蘑菇的毒素有很多种,按其可能出现的症状,可分为胃肠型(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神经精神型(心跳减弱、血压降低、视物模糊、流汗、精神异常、肌肉痉挛)、溶血型(黄疸、血红旦白尿、急性贫血、肾脏肿大、尿毒症)、肝肾损伤型(肝肿大、黄疸、尿量减少、无尿),以及混合型等。

引起我市毒蘑菇中毒的灰花纹鹅膏菌,是世界上最毒的蘑菇之一,它的毒素可以损害肝脏,致死率极高(其毒素对人体的致死量为每公斤体重0.1毫克,意思就是说,一个长约八九厘米的蘑菇所含毒素即足以使一个体重约为75公斤的成年人死亡)。食用后最初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霍乱型”腹泻等肠胃症状。随后进入1至2天内无明显症状的假愈期。假愈期过后,病情迅速恶化,出现肝功能异常和黄疸,最后肝、肾、心、脑、肺等器官功能衰竭,迅速死亡。因存在假愈期,容易造成病情已被控制的错觉,使患者延误就诊,难以救治。因此,一旦发生毒蘑菇中毒,要及时催吐、就诊。就诊时,最好带上剩下的毒蘑菇,以便医生诊断和救治。

据我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显示,我市几乎每年都有市民因采食野生蘑菇而发生的中毒。特别是到了7月以后,随着雨量充沛,气温升高,野生蘑菇进入了生长旺盛期,在小区、公园、路边、校园、山林随处可见,有的市民基于以往采食的经验,或尝鲜的心理,心怀侥幸。其实,即使是资深吃菇群众也无法分辨有毒还是无毒野蘑菇,每年都有资深吃菇市民发生野生蘑菇中毒的事件。

在我市资深吃菇市民自采蘑菇中混有灰花纹鹅膏菌

疾控工作人员在山上寻找市民误食的野生毒蘑菇

据报道,我国有毒蘑菇有430多种,其中青岛市常见的毒蘑菇也有近十种。它们是褐鳞小伞、白毒伞菌、白毒鹅膏菌、红鬼笔菌、臭黄菇、墨汁鬼伞菌、毒鹅膏菌及狗尿苔。

为了广大市民健康,再次呼吁:野生蘑菇不吃,不采、不买,谨防中毒!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