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新闻 > 社会与法 > 正文

涉案金额14.16亿元 江苏法院集中宣判15起养老诈骗犯罪案件

2022-06-17 09:53:00    来源:扬子晚报    

严厉打击养老诈骗犯罪,守护好老年人‘钱袋子’!”6月16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南京、苏州、无锡等地的9家基层人民法院集中宣判了15件养老诈骗犯罪案件,其中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11件,诈骗案3件,集资诈骗案1件,涉案金额共计14.16亿余元,33名被告人被判处刑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江苏法院不断巩固严打高压态势,将依法从严从快惩处和最大限度追赃挽损统筹起来。本次集中宣判的案件中,5名被告人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普通花茶变身“名贵药草”,涨价20倍每斤卖千元

陆某等四人合伙,在无锡宜兴的宜城街道、屺亭街道、和桥镇菜场等老年人聚集的场所,将每斤50元左右的普通花茶“绿萝花”改换包装后吹嘘成能治疗各种老年疾病的“名贵药草雪地花”,并以1000元一斤的高价进行售卖。

该团伙中,陆某和黄某负责寻觅行骗对象,黄某充当欲购买“雪地花”的路人,主动搭讪被害人告知其自己曾买过,知道“雪地花”有神奇疗效,假意相约购买,以“人多好还价”等说辞引起被害人购买兴趣;陆某则冒充“校长”“领导”等身份的路人,佐证“雪地花”是名贵药草,有治疗多种疾病的效果,增强可信度,加深被害人的错误认识。两人陪同被害人去王某的摊位,王某报价时故意含糊其辞,不讲明单价100元是指一两还是一斤,趁被害人犹豫讲价之际,徐某冒充路过的药店老板,称认识这种奇药并夸大疗效,甚至假意自己掏钱购买。

王某、陆某配合营造热卖气氛,使被害人信以为真,最后以100元一两的高价购买。现金不够的,王某还会要求被害人向菜场的熟人借钱或跟随被害人回家取钱。被害老人被一出出“双簧”骗得晕头转向,糊里糊涂交钱买药。四人合计实施诈骗5起,骗得人民币7700元,赃款被他们平分挥霍。

宜兴市人民法院一审以诈骗罪分别判处四名被告人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其中对黄某适用缓刑。

法官提醒:这类诈骗善用心理战术,一来瞄准了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需求,二来几人分工配合演“唱双簧”,通过角色设定、话术设计,在各个环节加深被害人的内心确信、打消疑虑,诱使被害人一步步走进圈套。要识破这种骗术并不难,老年朋友应做到四“不”:生人搭讪不理会,灵丹妙药不轻信,包治百病不可能,贪图便宜不参与。

“高科技烤瓷牙”卖给老人每颗数千元,成本仅1元

孔某等三人先后至苏州常熟、张家港及无锡江阴等地各菜场流窜摆摊,冒充牙医做牙科免费咨询、免费检查。他们将老年群体作为主要目标,以价值极为低廉的材料冒充“高科技烤瓷牙”,向前来咨询的老年人推销售卖,价格为2000元至5000元不等。

马某、张某负责推销“高科技烤瓷牙”产品,号称“断牙能接活”“口内制作,一次成功”“可使用十年以上”,吸引被害人订制假牙。孔某负责冒充牙医、给被害人检查牙齿及现场制作。经查,所谓“高科技烤瓷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造牙粉,每颗的成本仅1元左右,大多在使用几小时后掉落,不正规的镶牙手法还导致多名被害人牙齿脱落。所谓“牙医”留下的名片也均系伪造,联系电话无法打通。孔某等三人共作案15起,骗得人民币42950元。

常熟市人民法院一审以诈骗罪分被判处三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二年至一年四个月不等,并处法院1万元至5000不等。

法官提醒:一些老年人会迷信“高科技”,一旦贴上“高科技”标签,就觉得物有所值。医疗产品事关身体健康,一旦被骗不仅钱财受损,健康也可能受到影响。老年人有看病就诊、配制假牙、健康检查等需求的,一定要认准具备医疗资质的正规机构,千万不要认为穿白大褂的就是医生、标“高科技”的就是正规产品。

以高息养老投资等形式,非法吸收资金超千万元

2015年2月以来,卜某、田某先后注册或变更成立江苏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南京某美容养生有限公司、江苏某软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某社区服务(南京)有限公司。

她们以上述公司名义,在未经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以南京江北新区浦泗路某大厦、南京江北新区山潘街道某楼为据点,通过发放宣传单、口口相传等方式进行公开宣传,以签订养老投资协议、股权转让、还款计划书、借贷、农业租地等形式许诺高额利息,承诺还本付息,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超千万元,造成大额资金无法兑付,受害人达136人。

卜某、田某经公安机关传唤到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均自愿认罪认罚,且到案后主动退赔了部分集资参与人的损失,亦得到了部分集资参与人的谅解,在本案审理过程中两被告人亦表示积极退赔,法院酌情考虑对其予以从轻处罚。

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一审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卜某、田某有期徒刑四年、三年九个月,并各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

法官提醒:不法分子利用公众的投资理财需求非法吸收资金,导致近年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呈高发态势,其中很多受害人为老年人。在参与理财投资时,一定要牢记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特别要警惕“养老投资”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项目。老年人如购买投资理财产品要选择正规渠道,不要盲目跟风参与,遇到无法辨别的情况及时向家人求助。(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承源)

上一篇:天津北辰区人民法院法官“刷抖音” 找到被执行人 当事人暂时失联案件圆满执行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