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顶层设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两会政策扩内需、增就业,收入改善、居民消费具有修复预期
3月5日管理层公布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以及今年财政赤字率拟按照3%安排。在全球贸易格局重塑、经济结构转型的阵痛期、政府部门换届选举的磨合期,经济总量目标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政策目标以稳为主、循序渐进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但相比去年的政府工作目标,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有一些变化点。变化点一,2023年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由去年“5.5%以内”调整为“5.5%左右”,但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目标由去年的“1100万人”提升到了“1200万人”,首次目标突破1100万人。变化点二,本次政府工作报告还增加了“防止无序扩张”,进一步显示了政府防范风险的决心,对于房地产风险和地方财政风险都引起了重视。
从此次政府工作报告的变化点可以看出,宏观政策以稳为主、平稳过渡,通胀目标水平对货币政策的制约有限,财政政策力度较去年缓和,今年宏观经济的复苏需求点主要在内需端,因此居民消费是关键。居民消费主要取决于就业和消费倾向,解决就业和增加人均支配收入是关键。目前在疫情防控措施揭开之后,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明显下降,并且在就业政策支撑的预期下,预计就业和收入具有边际改善的动能,居民消费端有进一步修复的预期。
二
宏观背景
“宽货币+宽信用”弱复苏格局、CPI对货币政策掣肘小,经济环境边际回暖
2月社融较1月季节性回落、同比增长1.94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回升至9.9%,总量数据显示实体融资需求增加、宽货币逐渐向宽信用传导。从社会融资分项数据来看,新增人民币贷款、直接融资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是拉动2月社融的主要分项,政府基建投资持续发力、企业直接融资需求增加,显示政策端偏向积极、企业投资端持续修复。从社融贷款结构数据来看,金融机构贷款结构持续改善,中长期贷款同比增加7370亿元,进一步验证企业投资活动增加,居民端2月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仍然处于偏低水平,但同比去年2月份有明显改善,特别是短期贷款同比增加4129亿元,显示居民疫后消费端复苏快于房地产需求复苏,但居民消费偏弱,信贷结构依旧待优化。同时2月CPI超预期下行,虽然有春节错位效应,但是扣除食品外的核心消费下滑,进一步验证经济弱复苏。2月PPI延续下行、成本端压力逐渐缓解,经济处于“宽货币+紧信用”向“宽货币+宽信用”过渡阶段。
2月CPI和社融数据验证了弱复苏逻辑,宏观政策向下传导、需求修复、企业投资增加,信用回升,同时两会政策定调5%的GDP增速和3%的通胀水平,货币政策明显转向的可能性较小,市场逐步过渡至 “宽货币+宽信用”的复苏阶段,有利于居民消费的修复。
三
居民消费倾向改善,可选消费有困境反转的弹性
从全国人均消费支出结构的绝对占比水平来看,食品烟酒、居住、交通和通信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例大致为30%、23%、13%、11%、8%,是居民消费的主要支出结构,其中食品烟酒和居住占人均消费支出一半以上的水平,是居民消费的主要支出项目。从相对变化趋势来看,自2013年以来食品烟酒、生活用品及服务、衣着支出比例下滑,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支出占比逐年提升,居住支出占比小幅扩张。支出结构的变化说明居民的必要消费占比在下降,可选消费比例逐步提升,反映了经济发展背景下居民消费不断升级。
同时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下,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也会相应产生变化,以2021年至2022年为例,2021年处于疫后复苏的经济周期、2022年处于经济下行的衰退周期,2022年居住、食品烟酒、衣着支出占比环比2021年提升,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交通和通信支出占比明显下降,表明在经济周期下行、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居民消费支出以必要消费支出为主、降低了可选消费的比例,居民消费倾向降低。2023年经济处于复苏的周期、就业和收入均有改善预期,居民消费倾向边际提升,同时在必要消费占比下降的情况下,可选消费将存在改善的弹性。
从最新公布的2月社融数据来看,虽然节后政策刺激力度减轻,但经济持续复苏,其动力主要来自于内生的需求修复,必要消费表现分化,烟酒、粮油、日用品改善,需求的修复动能主要源自可选消费的拉动,家具、中西药品、金银珠宝、化妆品、鞋帽针纺织增长明显。防疫政策优化之后,中国复苏路径比较明确,延续人员出行>场景消费>一般耐用品消费>地产销售>工业生产及建筑业项目开工>出口外需推进,目前人员出行、场景消费、一般耐用品消费等经过了春节前后修复斜率最快时期,当下进入斜率放缓的修复平台期,后续如中西药品、化妆品等非必要消费,以及地产销售下游链的家纺等消费具有改善空间。
综合来看,当前经济仍处于复苏路径之中,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下,国内经济修复主要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复苏的弹性主要看地产的修复斜率,在两会扩内需、促就业政策背景下可选消费具有困境反转的弹性,如化妆品、家纺等板块。近期由于两会政策不及预期、CPI证实经济弱复苏,强复苏预期差修复,叠加海外SVB暴雷及3月加息风险扰动,国内市场承压调整,随着3月中旬经济数据和海外风险因素落地,3月下旬市场风偏或逐渐修复,建议市场企稳后下沿支撑位择机多头布局。
(文章来源:美尔雅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