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新的书法情愫
在中国书法艺术的浩瀚星空中,郑和新以其独特的书法格调,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他的书法,不仅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更融入了个人独特的审美追求与情感表达,形成了一种既古朴典雅又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
古韵今风 兼容并蓄
郑和新的书法,首先给人以强烈的“古韵”之感。他深谙古代书法大家的精髓,无论是王羲之的流畅自然,还是颜真卿的雄浑厚重,都能在他的笔下找到痕迹。然而,他并非简单地模仿古人,而是在继承中创新,将古人的笔法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既保留传统韵味又不失时代特色的书法格调。这种“古韵今风”的融合,使得他的作品既能让书法爱好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又能激发出现代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共鸣。
笔墨性情 字如其人
郑和新的书法,笔墨间流露出的是他独特的个性与情感。他的字迹,或刚劲有力,如峰峦叠嶂,展现出他坚韧不拔的意志;或温婉细腻,如春风拂面,透露出他内心的柔情与细腻。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是他心灵的直接抒发,让人在欣赏书法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书者的人格魅力与情感世界。这种“字如其人”的境界,是郑和新书法格调中最为动人的部分。
意境深远 耐人寻味
更值得一提的是,郑和新的书法作品中往往蕴含着深远的意境。他善于通过笔墨的浓淡干湿、线条的曲折变化,营造出一种超越文字本身的意境美。无论是行书的飘逸灵动,还是楷书的端庄稳重,都能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这种意境的营造,使得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和精神的升华。
结语
独树一帜的书法格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书法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他的书法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审美的元素;既展现了书者的个性与情感,又蕴含了深远的意境与哲思。在未来的书法艺术发展中,相信郑和新的书法格调将会继续发光发热,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审美体验。让我们一同走进郑和新的书法世界,感受那份来自心灵深处的震撼与美好。(林立中,资深媒体人,荣宝斋专业书画家)
郑和新,号东白山人,1960年生。中共党员,从事书法工作40年,2021年光荣退休。曾创办东阳市书画艺术培训学校,已被同样是中国书协会员的儿子传承,发展成为三所东壹堂书画培训学校,二个孙子也已开始学书法。现居北京,在荣宝斋开设郑和新书法工作室。2024年定价郑和新书法为每平方尺6.8万元人民币。
现为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艺术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浙江省高级职称研究馆员,国际艺术名家,国家一级书法师,湖社社员,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浙江省书法教育委员会委员,金华市群文系列高级职称评委,金华市书协理论委员会委员。原东阳市书协副主席、东阳市拔尖人才、东阳市书画院院长、首任东阳市美术馆馆长。亚州国际青年电影节评审团主席,文化中国传播大使,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工委会副秘书长。
2023年,经国家主管部门严格审核,在“盛世中华,复兴有您”出板素有“国家名片”之美誉的邮册。
2023年,作品《福》被中国文化品牌研究发展中心专家评委鉴定录入国宝档案。
2023年被亚洲电影家协会委任为亚州国际青年电影节评审团主席。
2024年被中国东方文艺研究会聘为社会艺术专业委员会高级艺术顾问。
2024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
近年来对“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创作颇有研究。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郑和新心境作品集》,由西冷印社执行社长刘江先生题写书名,百幅作品用不同书体不同形式创作,在业内引起了很大反响。出版社社长李毅峰还专门从名家视角出发对郑和新书法进行了高度评价。社会上还有悬挂郑和新心经能增加能量治邪祟的多个案例。西冷印社出版的无量寿经,金刚经也引发了广泛效应。
年届90高龄的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也专门撰写了近千字的文章“法古为师,书功大成”,高度评价郑和新的书法作品。
郑和新将不忘初心,继续努力,砥砺前行,为广大藏家创作更精更美更具能量的好作品。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