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
近期原油价格呈V字型走势,国内外宏观因素构成一定扰动。国内而言,我国4月CPI及PPI数据下滑推涨市场担忧情绪,从宏观层面对于SC原油价格构成一定压力。其后中国央行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持续整体好转,国内大宗商品市场情绪有所回暖,带动原油价格小幅向上修复。国际宏观面,美国失业数据低于预期推涨市场加息预期,美元指数走强至103点位以上,建议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导向,警惕金融市场波动传导。此外,美国债务上限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总统拜登与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将于周一继续磋商,建议持续关注。目前原油基本面延续偏紧格局,为油价起到支撑作用,外盘Brent及WTI近月月差维持微幅Backwardation结构。SC 2306自然人退出,SC 7-8月差延续微幅Contango结构。内外盘价差SC-Brent 06-AUG维持内盘贴水结构,预计近期价差结构较为稳固。观点仅供参考。
(相关资料图)
沥青:
近期对于炼厂原料紧缺问题的担忧情绪再次发酵,沥青盘面价格大幅上涨。据消息面称,近期部分地炼受到稀释沥青卸货延期影响,原料供应不足,短期内影响山东、河北部分炼厂的开工水平。即便未来报关问题解决,地炼不缺乏原料,但稀释沥青贴水上涨,缺少原油进口配额的炼厂成本增加已成定局,对沥青市场价格形成支撑。从需求端来看,刚需于周内环比好转,国内69家改性沥青开工水平环比增加2.1个百分点至9.3%。然根据天气预报,未来十天内江南华南北部地区降水较多,限制下游项目开工。由于今年需求恢复节奏较往年更慢,贸易商与炼厂对后市信心不佳。综合来看,原料紧缺的担忧情绪再次提高了沥青的价格重心,虽然短期内基本面供大于需的情况难以迅速扭转,但短期内会有边际改善。在真实需求落地之前,炼厂难以将增加的成本转嫁至下游,认为沥青上方空间有限。观点仅供参考。
烯烃产业链:
甲醇:
基差中等。从估值看,甲醇制烯烃综合利润低位上行,略有恢复;甲醇进口利润偏高,综合估值水平中等。从供需看,国内甲醇开工率66%,环比下降。进口端预计一周到港量30.2万吨,属偏高水平。下游主要需求MTO开工率74.36%,环比进一步回落。当周港口库存83.6万吨,环比小幅去库。内地工厂库存环比小幅上升0.07万吨至36.26万吨;工厂订单待发量25.1万吨,环比小幅回升。综合看供需偏弱。
塑料:
基差偏高。从估值看,进口利润维持中等水平;线性与低压膜价差略偏高。综合估值水平中等。从供需看当周国内开工率81.15%,环比下降3.23%,总水平略偏低;同时LL排产比例下降,国内供应环比下降。需求端制品开工率环比小幅进一步走弱,同比已与去年持平。当周包装膜开工下降较多。库存方面,上游库存处历史同期均值附近,煤化工偏低;中游库存延续去库,且线型明显偏低。下游原料库存偏低。综合看供需偏中性。
聚丙烯:
基差中等。从估值看,丙烯聚合利润中等水平,但拉丝与共聚价差已回落至低位,故综合估值水平偏低。从供需看,当周国内开工率下降0.63%至74.75%,总水平仍处于低位;拉丝排产比例小幅上升,总供应压力小幅抬升。下游开工率环比小幅回升,其中BOPP开工提升较快,但是总需求水平仍处于绝对低位。库存方面,上游库存中等;中游去库节奏较慢,总水平略偏高。同时下游成品库存较高。综合看供需偏弱。
策略上建议关注聚丙烯7-9或甲醇7-9反套交易机会。仅供参考。
橡胶:
上周橡胶冲高回落,RU 9-1价差由月中1100元/吨以内走扩至1390元/吨一线后小幅收窄至1260元/吨。
上周四据市场消息,海南金橡要求海南岛上各主要加工厂将获取的原料胶水均制成全乳胶,而不是乳胶。我们认为,海胶这一通知将激励RU新年度交割品产量增加,主要受全乳和乳胶加工利润劈叉而进行成品品种调整。受此消息影响,相对利空RU2401,9-1价差收窄。
绝对价格方面,由于现实累库,故近月偏弱,上方承压。关注国内产区原料上量情况;策略方面,尽管“国储收储”尚难证实或证伪,但从上周盘面来看,月差变化显示已有资金入场进行RU 9-1正套。观点仅供参考。
纸浆:
上周纸浆横盘整理。主力合约SP2309周累计上涨66元/吨至5232元/吨,涨幅1.3%。山东地区现货市场在周一上调报价后持平,俄针报价5150(+100,周累计)元/吨,智利银星5300(+100)元/吨,加拿大雄狮报5350(+100)元/吨。
据卓创资讯不完全统计,截至上周四,本周期内青岛港、常熟港、高栏港、天津港及保定地区纸浆合计库存量周环比下降3.1%,各港口变化幅度不一。期货库存则是自4月中旬以来持续六周增加。
下游对原料进行少量采购,现货企稳。整体而言,供需阶段性平衡,交易上观望为主。观点供参考。
(文章来源:中银国际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