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热点 > 国内资讯 > 正文

当前关注:坚守30年,她是奔跑在生命线上的“摆渡人”!青岛市急救中心林爱进荣获“山东好护士”

2023-05-11 23:15:36    来源:半岛都市报    

半岛全媒体记者 滕镜淑

全程托举脑外伤患者700多公里转运至北京;不顾满身呕吐物成功抢救窒息导致心脏骤停的病人;努力适飞、克服高反,47岁学习飞行救援技能化身空中“天使”,为患者搭建空中急救桥梁……她就是青岛市急救中心业务管理科护士林爱进。每天伴着飞驰的急救车、闪烁的顶灯、鸣响的警报,穿梭在岛城的大街小巷,熟练用各种急救仪器、急救技能为老百姓健康保驾护航,林爱进感觉累并快乐着。

三十年急救护理生涯,她参与院前急救2万余次,航空急救转运10航次、长途危重症监护转运240人次,新冠病毒感染者转运终末消毒210车次,接听受理急救电话3.96万次,赴菏泽市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对口帮扶1年,作为支援滕州青岛市新冠医疗救治转运队伍队长驰援滕州,标准化管理医疗救治转运和终末消毒等感控工作,确保20名队友的安全,荣获“青岛市优秀专科护士”与“青岛好护士”荣誉称号,2023年荣获“山东好护士”称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根据《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山东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联合开展“齐鲁最美健康卫士”“山东好医生”“山东好护士”系列典型推荐评议活动的通知》要求,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了2023年“山东好护士”推荐评议活动。经宣传发动、组织推荐、专家评议、名单公示等流程,确定2023年“山东好护士”30名,其中青岛市急救中心业务管理科护士林爱进榜上有名。

强忍酸痛托举患者700多公里,争分夺秒助转运

长途转运护理工作是对急救护士身体与专业能力的极大挑战,冲洗管道、静脉用药、吸痰等护理操作均需在高速行驶的狭小车厢内完成,需要护士高度集中精力,时刻密切监护患者病情变化,随时开展应急处置。林爱进依稀记得前几年的某一天,她接到紧急任务,转运一名脑外伤患者到北京,为了保护患者头部不受颠簸影响,700多公里她一直用手扶着患者头部,避免颠簸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问及如何坚持,“是信念吧,路上好几次手腕酸痛我都强忍住了,因为这时候我是他最信任最重要的人,是一种使命感,”林爱进回忆道,“这一趟下来手腕已经没有办法正常活动,但是看到患者顺利转运,我也跟着长舒一口气。”林爱进告诉记者:“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个职业带给我们的满足是用语言难以表达的,急诊人最大的愿望就是与时间赛跑,与死神相争,为生命带来生机。”

“120”是危急重症患者的生命热线,是极为重要的“生命通道”。对于青岛市急救中心的护理人员来说,他们所接到的每一通电话都成为一道救援的“指令”。电话不关机、随叫随到、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能少喝水就少喝水……这是林爱进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选择急救护士这个行业从没后悔过,我们就是要一直奔跑,为患者赢得更多生的时间。”林爱进告诉记者。急诊护士,这份工作并不轻松,不仅要求护士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需要灵敏的反应能力,及时准确地处置患者。

2平方米左右的车厢、城市的每个角落是她工作的地方,接到急救电话、赶往现场、快速查体、针对处理、写病历……周而复始,林爱进不是在出诊就是在出诊的路上,“我们的工作常常是前一秒风平浪静,后一秒暴风骤雨。”2007年的一天,林爱进出诊救治一位呕吐窒息导致心脏骤停的病人。患者浑身沾满呕吐物,到达现场后,她顾不上多想,立即跪在地面给患者清理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建立静脉通道,10分钟、20分钟、30分钟过去……她的手上沾满了污物,汗水早已浸湿了衣服,心肺复苏和电除颤的节奏却始终没停。在她与车组人员全力抢救下,病人呼吸、心跳、意识成功恢复,老人的神智慢慢恢复,家属流下激动泪水,连声道谢。救治成功就是对她莫大的鼓励。截止到目前,林爱进已经完成240人次长途监护转运任务,行驶22万公里,患者安全送达率100% 。

努力适飞、克服高反,化身空中救援“天使”

作为一名急救中心护士,每次出警都是一次未知,从接到报警到现场,一个“急”字,不但要求急救知识丰富、急救技术过硬,还要有很好的处理突发事件能力。航空医疗救援是一种新兴的急救服务形式,对飞行护士的身心素质要求极其严苛,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2018年,急救中心招募飞行护士组建队伍的时候,她47岁,再次冲锋在前请愿参加航空救援,“活到老学到老,平时我也是这么给我的孩子说,要有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才能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林爱进表示,“我有多年急救护理工作经验,同时也有信心干好空中急救护理工作”。为了能顺利登机,她参与了各类航空医疗救护培训、演练,利用休息时间反复操作研究设备操作及装卸要领,训练地空接驳,参与适飞,努力克服高空不适反应,“空中救援和路面不一样,因为在救援直升机上噪音是非常大的,没办法和患者交流,只能和同事用一些简单的手语进行沟通,所以对于患者前期的预判就非常关键,最大转运风险我们都要考虑到,做好一万分的准备。”

2022年8月,青岛市急救中心接到董家口海域发来的求救信号,一名受伤的菲律宾籍船员需要从海上转移到陆地,该名菲律宾籍的船员为50岁男性,30号晚上在船上不慎摔倒后,被一个金属异物把阴囊刺穿,穿透到腹部,局部的肿胀非常的严重,由于疼痛难忍,便拨打了120求救,青岛市急救中心在接到求救信号后,经过综合研判,航空救援直升机转运是最佳方案,立即申请航线,林爱进和同事刘万来接到任务后整装待发,“因为前期协调航线有些困难,好在申请下来了,航线放行后我们立即出发,我们飞行用了30多分钟到达船舶的停机坪上,”林爱进回忆道,“当时由于防疫规定我们都穿上了二级防护服,接到伤员后,只能隔着衣服给他做一些简单的处理,然后立即把他送到了董家口港口处,通过地面救护车的转运至定点医院救治,整个过程大概十分钟,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外国友人全程都在用双手示意,表示感谢,这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的很大的成就感。”截止目前,林爱进已成功参与转运10名危重症患者,她化身飞翔的急救使者为危重症患者带来生命之光。青岛市急救中心的同事杨志告诉记者,林爱进平时是一个很热爱生活的人,热心善良,“我和她共事好多年了,生活中,她很有活力,非常自信,也很正能量。工作中,她很严谨、认真负责,出诊以来零失误。”

“零感染”“零传播”,脚步不停奔走在生命线上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日子里,青岛市急救中心全体医护人员顶着风险“逆行”,承担着全市新冠肺炎确诊、疑似病人的转运任务,为青岛市疫情防控救治守好生命转运线。林爱进与消毒团队共完成了588次转运终末消毒任务,用“零感染”、“零传播”的成绩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随时待命,24小时值守,这些对林爱进来说,可能习以为常了。密闭、不透气的防护服一穿四五个小时,一趟转运下来,里面的衣服每每被汗水浸湿,护目镜上也常常蒙着一层水汽。但为了节省防护物资,他们完成一趟转运前都是尽量不喝水、不吃食物、不上厕所。更不用说有的时候,一天得跑数次转运。每一次严格的洗消程序坚持下来,常常需要近5个小时,冒着风险处置患者的呕吐污物,无死角的消毒清洁。2020年2月4日暴风雪突降岛城,她在临晨1点接任务赶赴洗消,连续承接了6趟转运洗消任务,工作36小时几乎没合过眼。2022年3月,莱西,她再次主动请战,将转运、消毒、培训、督导多项防控重任一肩挑,拼搏奋战在抗疫的最前线。2022年,作为青岛市新冠医疗救治转运队伍的队长驰援滕州,标准化管理医疗救治转运和终末消毒等感控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交叉感染,确保20名队友的安全。

林爱进说,虽然急救工作很累,但十分有成就感。因为工作忙碌,很多时候忽略了对孩子的照顾,可想想挽救了许多家庭,再苦再累也值了。她只希望好好坚守在岗位上,守望着生命的平安,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关键词:

上一篇:消息!青岛中院金融庭能动司法,规范企业合规管理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