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新闻 > 深度观察 > 正文

许昌市加快建设“无废城市” 打造全民“无废”教育基地

2021-07-01 16:44:14    来源:河南日报    

啤酒瓶、建筑垃圾、废弃轮胎等废弃物,经过精心设计,排列组合,变为造型别致的景观装饰元素,有趣生动,寓教于乐……走进许昌市魏都区“无废公园”,浓浓的“无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令人耳目一新。

“无废公园”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不仅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民生工程,还是许昌市“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的生动实践。

作为中原城市群唯一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许昌市高位谋划,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探索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新路径,着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许昌模式”。

重根基——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西瓜皮、橘子皮等垃圾,可以做环保酵素吗?”“过程复杂吗?”6月30日,在许昌市魏都区大同社区,环保志愿者乔军红的环保酵素制作演示刚结束,居民们便纷纷聚拢到她身旁,问东问西。

许昌市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无废城市”建设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形成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

目前,全市共配套智能分类回收箱60多套、垃圾分类投放桶10760余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达到187个、覆盖居民达15.24万户,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35%。

作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重要一环,许昌市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建成投用,年可处理生活垃圾近80万吨,年上网电量1.9亿千瓦时,最大供热能力可达150吨/小时。

“‘无废城市’并非没有固体废物产生,而是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许昌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杨春香说。

剩菜剩饭、烂菜叶、水果皮……这些让人厌烦的餐厨垃圾其实是很有回收利用价值的资源,能产生沼气,能发电上网,还能制作有机肥料。随着欧绿保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正式开工,许昌的餐厨垃圾将变废为宝。

欧绿保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引进德国先进技术,采用“预处理+厌氧发酵+沼气利用+沼渣沼液利用”的工艺路线,年处理餐厨垃圾可达3.65万吨。餐厨垃圾经预处理后可分离出绿色无害的油脂类产品,经厌氧发酵后还可产生沼气用以发电或作为燃料,年产沼气可达365万立方米,年二氧化碳减排量5700吨,从而有效提高许昌市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建设“无废城市”,许昌基础优势十分明显,特别是在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利用方面经验丰富: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领跑全省,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落户大周镇,形成了全链条、全循环的绿色发展格局;在全省率先建成了集发电、供热于一体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并与德国欧绿保集团签订协议,探索建立规范化、智能化的垃圾分类与处置体系。

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许昌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胡五岳任第一组长、市长史根治任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同时把“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纳入全市重点改革事项、重点民生实事,强力推进实施。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在许昌,像抓经济一样抓绿色发展,像呵护生命一样呵护生态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强产业——练内功,厚植绿色家底

建筑垃圾经过粉碎、碾压、成型等环节,“摇身一变”成为不同型号的复合砖,不产生污水和烟尘……6月25日,在许昌金科资源再生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绿色环保的建筑垃圾处理方式,令人啧啧称赞。

据介绍,与过去的建筑垃圾集中清运,然后分拣、破碎、筛分得到再生骨料等传统处理方式相比,这种不产生扬尘污染,把建筑垃圾“吃干榨净”的资源化处理方式,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许昌企业先后投资1.6亿元,引进技术设备,建设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生产线,生产可再生产品有八大类50多种,成为国内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和引领者。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先进技术,为许昌市开展“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工作提供了基础优势和技术支撑。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要种好树、护好河,更需要在厚植绿色家底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结合全市产业结构和发展现状,许昌市因地制宜制定了《许昌市“无废城市”试点建设重点任务工作台账》等,明确了建立“无废生活”体系、打造清洁“无废乡村”、培育“无废产业”经济活力、等8项重点任务,突出打造“无废产城”制度链、“无废乡村”生态链、“无废经济”发展链、“无废文化”传承链四大“无废”亮点;借力“无废城市”试点建设,谋划实施重大项目63个,从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开展招商引资,引来德国百菲萨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地许昌,为“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增添动力和后劲。

许昌市将节能环保产业列入九大重点新兴产业之一进行培育,累计投资500多亿元实施重点项目建设。以长葛市大周再生金属循环产业集聚区为主体,打造再生不锈钢、再生铝和再生铜产业链;以襄城县循环经济集聚区煤焦化产业为基础,通过延链补链,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了硅碳新材料、新能源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实现了能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

2020年,在南京举行的豫苏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许昌市还和百菲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现场签约投资15亿元的年产30万吨再生铝项目、年产11万吨铝盐渣循环利用项目,主要建设盐渣回收利用工厂、再生铝工厂。项目建成后,能将废物完全循环再利用,不产生二次废物。

在产业布局上,许昌市初步形成了“一核、两园、两集群”格局。“一核”即大周产业集聚区再生金属循环产业园核心区,“两园”即禹州市环保装备产业园、建安区环保装备产业园等2个先进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两集群”即以经济技术开发区、长葛市大周产业集聚区为依托的节能变压器和节能电机产业等高效节能装备制造集群。

“绿”字当先谋划产业布局,让许昌节能环保产业添“绿”又生“金”。

共建——润物无声,凝聚强大合力

前不久,魏都区文峰街道河西社区发出助力河湖水系治理“征集令”,招10名志愿者,信息发出仅两天,20多名志愿者踊跃响应,争当绿色环保使者。

志愿服务火爆的背后,是许昌宣传入脑入心的体现。

走出楼道送分类垃圾的市民,准备上班的年轻人从分类垃圾站经过,建筑垃圾变身环保步砖运送出厂……这是许昌市《无废·如许》公益广告片中的画面,一个个相互关联的镜头,形象生动地诠释着“无废城市”的点点滴滴,于无声中,向人们传递着“无废城市”的文化理念。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许昌市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优势,利用线上、线下媒体,重拳出击,广泛发声——

召开新闻发布会,宣传“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工作成绩和经验;发布公益歌曲《变废为宝》,为“无废城市”建设发声,打造声势;录制“无废城市”建设访谈节目,展示“无废城市”建设的创新举措和积极成效……

许昌市在市规划展览馆设立“无废城市”主题展区,打造全民“无废”教育基地;编制青少年版和公众版“无废城市”主题教材,强化“无废理念”校园教育和社会推广;组织环保志愿者定期走进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使垃圾分类观念入脑入心。

同时,许昌市还制定了无废机关、无废酒店、无废商场、无废饭店、无废快递网点、无废学校等建设实施方案,积极倡导简约便捷生活方式,推进无废细胞建设;组织开展公众问卷调查,持续扩大“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宣传教育,提升群众认同感、知晓率、参与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形成共建“无废城市”的强大合力。

聚焦绿色产业,推动绿色发展。许昌人正以担当实干为“无废城市”试点建设添劲蓄力,为“无废如许”的美丽画卷增添浓重笔墨。(王平 王烜)

上一篇:宁杭榕三市打造政务服务一体化办理模式 拓展跨省通办范围
下一篇:最后一页